第299章 林伟国限量特供的新衣衫?资本家儿子?六代雇农?【跪求全订/自订】(1 / 1)
吃完以后,林伟国背着书包就去上学了。
而棒梗也是今天开始到学校报到。
前两天秦淮茹就已经找了冉老师,并递交了悔过书之类。
今天棒梗在学校里听话多了,暂时也不敢再闹事。
毕竟,他已经休学时间太久。
再闹事,他恐怕真的要被退学了。
况且今天到学校,没人跟他玩。
一个人苦巴巴的。
女生视他为公敌。
而那些男生暂时也不敢得罪女生,所以,上午根本就没有任何人与他说话。
他就好像一个透明人。
快放学的时候,冉老师来通知大家明天春游的事情。
让大家可以准备一点零食,准备点小玩意儿,到时候春意的时候用得上。
同学们都是群情激动,高兴不已。
……
中午放学后。
按照计划,林伟国直接去了供销社。
供销社并没有什么童装。
因为六十年代还没有童装的概念,或者说童装的概念并不清晰。
款式无非是成人服装的微缩版!
而且缝制得很结实,用的布料也是耐磨耐脏的平阳布、斜纹或咔叽布,为的是“传宗接代”。
六十年代因为物资匮乏,国123内还没有时装概念,衣服款式基本男女一个样,颜色只有灰、蓝、黑。
所以孩子们通常穿不上新衣服。
一件衣服都是老大穿小了老二穿,然后老三老四接着穿。
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系统既然提供了的确良,林伟国还是想买到。
供销社没有,王府井百货大楼肯定有。
林伟国直接做上公交车就去了。
“的确良”是七八十年代的时髦,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在当时引领了鲜亮,挺括的服装风潮。
的确良是化纤的一种,五十年代国际上开始流行,也称‘达可纶’、‘涤纶’。
有纯棉的,也有跟棉、冒混纺的,通常用来做衬衫。
据说这种面料最初在南方沿海城市那边音译被唤作‘的确靓’,传至北方后变成‘的确凉’,后来大家发现穿起‘的确凉’并不凉快,才改成了‘的确良’。
‘的确良’的优良显而易见。
尽管不吸汗、不透气,可是挺括滑爽、易洗快干,还比棉布结实。
经瞪又经踹,经铺又经盖,一件顶三件。
不过,系统既然提供了,那肯定有。
因为六十年代初,四九城已经开始小批量试制。
靠进口涤纶开发了‘的确良’。
比如四九城的冰山牌漂白‘的确良’,天坛牌‘的确良’衬衫等等,王府井百货大楼成衣区就有。
半个小时后。
林伟国来到百货大楼成衣区域,有成人的,有微缩版的,就是给半大小子、儿童的。
林伟国看了一眼售货员。
“阿姨,给我那件微缩版的的确良白衬衫!”
那售货员皱了一下眉,小孩买的确良?
这可先限量特供的!他买的起吗?
不过,她忽然想起之前四楼家具区,一位售货员说过,她们那来了一个孩,大概八九岁的样子,帅帅的,竟然一出手就是全套新式家具。
再看眼前这小孩,莫非就是他?
因为到这里单独一个人买的确良的,还是孩子的,还真没有,这面前的小孩是第一个。
“这是特供的,的确良布票有吗?三尺三寸!”
售货员特意强调了一下是特供的,就表示这票很难搞到。
即使你有钱也没用。
没票也想不到!
不过,她也不会查你票哪里来的,这不关她的事情。
“给你!”林伟国很爽快地拿出的确良布票。
那售货员有点愣神。
还真有,莫非真是那小孩?
“同学,你是不是在四楼买过家具啊?”
林伟国呵呵一笑。
顿时,那售货员的眼神就变了。
这小孩真不简单!
又有钱,还有票!
一定有背景!
“你去柜台那边等着!”
随后,她将那件的确良白衬衫拿来。
“这是天坛的确良白衬衫,出口转内销,特供的!一共十三块五!”
这价格,可抵得上一般人家两个半月的生活费了。
不过,林伟国有钱。
林伟国微笑点点头。
从口袋里掏出现金和刚才的布票,递上。
一件雪白的的确良衬衫,风靡整个七八十年代的衣服到手了!
那售货员皱了皱眉头,眼中忍不住好奇。
“我们这特供的的确良衬衫才来一周不到!”
“你是这货的第一个顾客!真是稀罕,竟然还是一个小孩!”
那售货员有些好奇,也有些羡慕。
能搞到这特供票,还能掏出十三块五来买一件衣衫。
不仅仅背景了得,家里也有钱啊!
他爸妈肯定有钱!
不过,那岂不是资本家?
想到这里,那售货员的眼神又有些不对了。
林伟国付了钱和票后,又继续挑了一套当时式样单一的“学生装”。
西式翻领,胸前两个平口袋,腰扎小皮带,看上去倒是蛮精神的。
那售货员眼中更是有些鄙视。
“资本家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
她嘴中嘀咕了一声。
林伟国眉头一皱。
这样被人误会,可不好。
因为这个年代是越穷越光荣,成分非常重要,被冠上一个资本家的儿子。
那林伟国就危险了!
“阿姨!我爸是轧钢厂八级工人,我家是六代雇农,并不是什么资本家!”
林伟国刚说出口,那售货员就呆了。
六代雇农!!!
这成分也太好了吧。
而且,他爸是八级工人,月工资起码百元左右,难怪有钱。
成分又好,又有钱。
那售货员的眼神再次变了。
变得有些恭敬羡慕。
林伟国再挑了一双皮鞋。
在外面馆子里弄了一碗面,吃完便回家了。
下午上课时间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