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對將來的規劃(1 / 1)
跑完步,趙寧上前遞來毛巾。
寧策擦著汗,對楊志說道:「劉唐此人不足為慮,暫且先不用管他,咱們現在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不但要擴招家丁,學院也要開始招生,到時,楊兄你還要承擔起更大的責任來。」寧策漫不經心地說道。
楊志聽了,頓時就喜上眉梢。
他現在是寧家莊的總教頭,手下越多,他的權勢也越大,所以對寧策擴軍的想法,他是絕對贊同。
「一會吃過早飯後,咱們去寧家莊,開個小會,本公子也跟你們講講咱們今後的發展。」
一個時辰后,寧策帶着楊志等人來到寧家莊,將眾人都聚集起來,準備開會。
寧策現在還在事業草創期,手下人才並不是很多。
算上寧策,參與會議的才六個人。
眾人圍着長桌,分列兩旁,寧策坐在中間上首。
寧策環顧眾人。
趙寧的忠誠度毋庸置疑,跟了自己很長時間了,
魯智深不好名利,生性耿直,講義氣夠朋友,乃是可以託付之人,
楊志,史文恭,時遷這三人,都是抱着各自心思,才會跟着自己,如果這邊不能發展壯大,甚至走下坡路,這三人的忠誠度肯定會下降。
寧策在這邊想着,但眾人的心情可都是十分激動。
因為戰勝李家,乃是一場輝煌大勝。
有勝利,就意味着有收穫。
寧策看了眾人一眼,緩緩開口:「李家本想害人,結果中了本公子的計謀,害人反害己,落了個家破人亡的下場,這是他們咎由自取。」
「趙寧,你來說一下,李家倒台,我們能獲得多少好處?」
聽了寧策的話語,趙寧清了清嗓子,便起身說道:「扳倒李家,我們寧府出力最多,所以童太尉將李家的三成家產,賞賜給公子,這其中有田地,有商鋪,也有糧食和金銀。」
「折算下來,大概四十萬貫左右。」
眾人聽了,頓時都十分高興。
「此次能擊敗李家,也多虧諸位,本公子向來有功必賞,」說罷,寧策對趙寧使了個眼色。
趙寧當即起身,從一旁端出好幾個托盤,一一放在魯智深等人面前。
托盤上面蓋着紅布,擺的滿滿登登,看上去沉甸甸的。
「時遷刺探情報,誘使李家父子上當,立下首功,賞黃金百兩。」
「楊志身先士卒,連續參與幾場惡戰,為次功,賞黃金八十兩。」
「魯智深,史文恭,趙寧,你三人各賞黃金五十兩。」
趙寧上前揭開托盤上的紅布,露出裏面黃澄澄的金子來。
眾人頓時眉開眼笑,紛紛起身,感謝寧策。
魯智深揀了兩塊金子,揣入懷中,便把托盤往趙寧那邊一推,「洒家平時沒甚開銷,用不了這許多,這些金子先放你那裏,替洒家存着。」
趙寧連聲答應。
楊志和史文恭捧著金子,笑得合不攏嘴。
一片歡欣鼓舞中,寧策再度開口。
「諸位,這只是我們的第一步而已。」
「琉璃工坊是一棵搖錢樹,本公子打算把現有工坊繼續擴大,將琉璃的產量提升到十幾倍,乃至將來的幾十倍,幾百倍,
所以今後,我們還會收入越來越多的金錢。」
「但錢越多,也越容易招來賊人覬覦,必須有強大武力來保護,
所以本公子打算擴大家丁規模,將現有的一千家丁,擴充一倍,建立一支兩千人的隊伍,為琉璃工坊和商行商隊,保駕護航。」
「公子言之有理,」楊志點了點頭,贊同地說道,「確實應該多招一些家丁,屬下以為,以琉璃工坊的利潤來看,便是三千家丁,也不為過。」
「兵貴精不在多,本公子打算練的是精兵,所以,兩千兵馬,足以。」寧策淡淡說道。
「主管寧家莊兵馬的總教頭,還是由楊志擔任,大師和史文恭,你二人為副教頭。」
魯智深等人齊齊答應下來。
「建設工坊的事情,就交給趙寧,以後府中的事情,就讓孫管事去做好。」寧策吩咐道。
「對了,那處煤礦可有消息?」寧策問趙寧道。
原來,在李家產業中,有一片荒蕪山林。
以前經常有人在那撿到黑色煤炭,寧策猜測,那裏很可能有一處煤礦,於是就向劉光世索要那塊山林。
在古代,田地比較值錢,荒山野林因為不能種地,所以非常便宜。
於是劉光世很爽快地送了寧策一個人情。
這片山林,如今歸寧府所有。
「公子說的沒錯,小人派人前去,在地下挖到好多煤塊。」趙寧答道,「那裏確實有一個煤礦,規模還不小。」
寧策聽了,露出滿意的神情。
「那就好,冬天已經來臨,取暖是個大問題,煤塊比柴火要好燒許多,熱量也足,
趙寧,稍後你組織一下,多派人手,準備大規模挖掘那個煤礦。」
楊志聽了,當即贊了一聲,「公子果然是高瞻遠矚,如今天寒地凍,老百姓都要燒煤取暖,咱們這個煤礦,肯定能狠狠地賺上一筆。」
寧策聽了,卻是淡淡一笑。
「楊兄,這個煤礦,本公子並不打算賺錢,或者說,不準備賺大錢,只要有輕微利潤,就可以了。」
眾人聽了,都覺得奇怪,不明白為什麼寧策會放棄這個賺錢的大好良機。
明明現在天冷,燃料需求量很大,哪怕把煤塊價格定高一些,也會有很多人來買,這不正是一個賺大錢的機會么?
若是錯過季節,等明年春天來臨,天氣暖和后,煤炭需求量肯定下降,到時就是想賣高價,也賣不上了。
寧策目光在眾人臉上一一掠過,將他們的神情盡收眼底,當即微微一笑。
「本公子覺得,寧府如今規模這麼大,身為襄州豪族,也該承擔起一些責任來,而不能事事都唯利是圖,一切向前看。」
「把煤炭價格定便宜了,雖然本公子不賺錢,但卻能使很多人,尤其是窮人,擁有一個溫暖的冬季,讓他們不至於在嚴冬中凍死凍傷。」
「能做到這一點,本公子以為,比賺錢更重要。」
「所以,本公子準備以成本價出售煤炭,讓所有人都能買得起!」
寧策斬釘截鐵地說道。
眾人聽了,皆是肅然起敬。
「公子菩薩心腸,屬下佩服。」楊志是發自肺腑地表示贊同,覺得自己跟對了人。
魯智深也是連連點頭,「公子雖然不是出家人,但你的慈悲心腸,更勝出家人。」
寧策笑了笑,沒有說話。
心想華夏的讀書人,自古以來,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的雄心壯志。
並將之一代一代地傳了下來。
為生民立命,不就是照顧老百姓,幫助他們生活的更好么?
這個道理,華夏古代的先賢,很久以前就知道了,並將之實施了下去。
不像那些蠻夷之國,比如後世的某國,一場暴雪,民眾受災慘重,電力公司竟然能想出漲電價來牟利的主意。
結果在受災地區,電價暴漲六七十倍,商人大發國難財,卻導致很多百姓,被活活凍死。
並且很多超市也因為雪災危險和難以賺錢,居然關門停業,弄得老百姓想買吃的喝的,都找不到地方。
物價飛漲,民不聊生。
這種事居然發生在號稱最強盛現代化國家的某國,
簡直太魔幻了。
難怪古人還有一句話,叫做:胡虜無百年國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