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寧策的想法(1 / 1)
就在楊可世兵敗蘭甸溝的當天夜裡,寧策帶著手下四千精兵,趁著夜色,悄悄來到白溝河畔。
夜色黯淡,河水奔流不息,寧策渾身披甲,騎著愛馬照夜玉獅子,手持陌刀,臉色堅毅,
楊志,武松,欒廷玉等將領,默不作聲地陪在一旁。
寧策勒馬,轉身吩咐呼延灼,「本官走後,你與卞祥兩人,率領五百炮兵,駐紮此地,每日演練行動,千萬不要被童貫看出破綻。」
呼延灼答應下來,
寧策知道呼延灼一向穩重,又極擅守,留他在此,寧策比較放心。
卞祥笑道:「童貫每日只知花天酒地,哪有時間前來監督大人,大人儘管放心便是。」
呼延灼問道:「大人這是要渡河去遼國?只是沒有橋樑船隻,如何渡的過去?」
寧策微微一笑,說道:「呼延將軍看仔細了,來日我軍若敗,士卒不能過河,你便依法炮製,迅速搭建橋樑,把對岸官軍,接過來。」
隨即寧策一聲令下,當即就有會水的士卒上前,十幾人抬著長長的雲梯,然後便跳入水中。
看得眾將目瞪口呆。
只見這些士卒一邊架著雲梯,一邊在水中奮力划水,沒多久就來到了河中央,隨即又有士卒上前,將雲梯在岸上的這頭,一繩索牢牢固定住,而奇怪的是,雲梯在水中的部分,也似是生了根一般,紋絲不動。
隨即又是十幾名士卒抬著雲梯下水,如法炮製,只不過這次是雲梯的一頭固定在對岸,另一頭同樣伸展到了河中央。
而後河中央的宋兵,便將兩架雲梯牢牢捆在一起,形成一座水上浮橋,眾人見狀,頓時便是驚嘆不已。
又有士卒手持木板上前,鋪墊在雲梯上,至此,一座簡易的浮橋,初露雛形。
魯智深見狀,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便問:「這雲梯是如何固定在水中的?」
寧策笑笑,說道:「為防止童貫發現,本官前幾日便派遣精通水性的士卒,在河中心,打下粗大木樁,從水面上看不見,但是關鍵時刻,就可以當橋墩使用,只要把兩架雲梯搭在橋墩上,很快就能修成一座簡易浮橋。」
眾將見狀,皆是嘆服不已。
寧策對呼延灼說道:「不是本將不帶你們去,鐵炮沉重,無法渡河,另外也需要你們在這裡,繼續迷惑童貫,
來日若是我方兵敗,你只需如此,如此。」
呼延灼當即接令。
片刻之後,藉助水面下的橋墩,士卒們一口氣搭建了四座簡易浮橋,寧策當即帶領手下四千兵馬,告別了呼延灼和卞祥兩將,浩浩蕩蕩,渡過白溝河。
渡河之後,眾人一路急行,終於趕在天亮之前,來到野狼溝。
野狼溝道路崎嶇,行路艱難,並不適合大隊人馬通過,但這裡樹林茂密,是個藏兵的好去處。
眼看天色大亮,寧策一邊吩咐騎兵四處警戒,一邊帶著手下,開始議事。
簡易的營帳中,寧策拿出地圖,開始為眾人分析。
「我軍的一切行動,都是建立在假設大軍戰敗的基礎上,若是大軍果然戰敗,我軍將執行圍魏救趙之策,偷襲燕京,以緩解大軍被遼兵追殺的壓力。」
岳飛問:「若大軍順利取勝呢?」
寧策回答:「那我等就沿原路返回,也沒什麼損失。」
岳飛又問:「我等如今遠離大路,消息不通,如何能確定大軍戰敗?」
寧策笑了笑,說道:「這個問題很好,所以本官打算兵分兩路。」
楊志聽了,頓時嚇了一跳,急忙起身勸阻,「大人,萬萬不可,我軍深入敵境,已是十分危險,您還要分兵,若是遭到敵軍重兵襲擊,又該如何?」
寧策指著地圖說道:「咱們所在的野狼溝,野獸眾多,道路崎嶇難行,老種經略相公不會想走這條路,因為太狹窄,耶律大石也不會考慮這條路,因為他現在要考慮的事情太多,
本官之所以分兵,自然有本官的考慮,接下來,咱們先花費數日時間,繞路到蘭甸溝,岳飛,楊再興你二人率領騎兵先行。」
岳飛便問:「大人此舉的意思是?」
寧策說道:「蘭甸溝地勢險要,耶律大石若要設伏,多半會在此地,只要到了地方,我等就多半能得知當前戰況。」
岳飛問:「到了蘭甸溝后,岳飛便命人回報大人?」
寧策嗯了一聲,「本官率步兵前進,速度較慢,你到了蘭甸溝,不外乎是以下三種情況,
其一,官軍順利前進,未受阻擋,這種情況下,你速速率軍,原路返回,然後本官帶你們返回白溝河駐地。」
楊志就問:「為何我等要返回?」
寧策答道:「大軍順利前進,說明遼國已經沒有多餘兵力阻止我軍,或是士氣喪失,已經膽寒,這種情況下,十五萬官軍順利抵達燕京城下,形成合圍,要麼破城,要麼遼人投降,遼人絕對沒有翻盤的力量,
這種情況下,我等是否參與作戰,已經不重要。」
「接下來是第二種情況,遼兵前出蘭甸溝,但是被楊可世擊敗,連野外作戰都無法打敗官軍,守城戰遼人就不是大軍對手,這種情況下,岳飛你同樣率軍返回,然後咱們合兵一處,撤回雄州。」
「第三種情況,也就是最壞的情況,若楊可世在蘭甸溝被遼軍擊敗,這時,岳飛你也不用回來稟報我了,你就一直遠遠綴著遼軍主力,若遼軍對官軍展開追殺,你等可從後面偷襲遼兵,減輕官軍的壓力。」
岳飛問:「那大人您呢?」
寧策說道:「若你們一去不回,本官就知道,一定發生了第三種情況,這時,本官將繼續沿著小道前進,率領兵馬,前去偷襲燕京,上演圍魏救趙之計!」
聽聞寧策的計劃,震驚過後,眾人紛紛出言反對,
楊志說道:「燕京乃是堅城,耶律大石足智多謀,城中定會留有足夠守軍,以大人區區兩千兵馬,想要破城,絕非易事。」
岳飛也獻計說道:「若是我軍兵敗,大人或可與屬下一起,以四千精兵,突襲敵軍後方,掩護大軍撤退。」
寧策聽了,便有些無語,想了想,便搖頭說道:「耶律大石統兵至少數萬,鵬舉你以兩千騎兵,可進退自如,本官率領乃是步兵,若耶律大石鐵了心要打本官,本官如何抵敵得住?
再說了,掩護己方撤退,並不算什麼滔天大功,童貫若是再顛倒黑白一番,大軍之敗的鍋,多半就會扣在不遵將令的本官身上,
倒不如搏一把大的,只要襲破燕京城,那便是大功一件,便是童貫也無法再誹謗本官。」
楊志皺眉說道:「大人說的固然有理,但我軍如何能襲破堅城?」
寧策說道:「本官早已命令時遷,潛入城中,繪製地圖。」
然後寧策就從懷中,又掏出一份地圖,眾人定睛看去,正是燕京城的城防圖。
岳飛摸著下巴,仔細研究了一番這份寶貴地圖后,最終還是搖了搖頭,「敢問大人,打算如何破城?」
寧策說道:「本官打算先潛入城中,製造混亂,趁著守軍恐慌之時,以重兵猛攻城門,襲破城池。」
岳飛又思索了一會,勉強點了點頭,「此計可行,只是風險太大,屬下以為,大人還是運籌帷幄,留在外面比較好。」
關勝,欒廷玉兩將亦是雙雙上前,主動請戰,
寧策看著兩人,笑了笑,「此戰兇險異常,所以本官更要以身作則,率先突擊,多說無益,前路艱險,我等還是速速行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