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挑選工匠(1 / 1)
對於寧策的請求,宋徽宗答應的很痛快。
古代的工匠,地位非常低下,在唐朝稱為番匠,宋朝稱為當行,元朝和明朝稱為匠戶,簡單地說,有些類似後世的戶口,工匠屬於匠籍。
工匠們世代相襲,沒有什麼話語權,被人看不起,並且工匠不得輕易離開所屬部門,也不能脫離匠籍,沒有外力作用下,祖祖輩輩都只能做工匠。
大唐世代,伴隨文成公主出嫁,唐朝就曾經贈送吐蕃的大汗,松贊干布,很多工匠。
這就是歷史的局限性,
作為穿越者的寧策,目光看得比這個時代的幾乎所有人,看得更遠,也更深。
實際上,寧策認為,按照後世某位老人所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古代工匠所掌握的技術,正是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是最先進的生產力。
貶低工匠的地位和作用,如此做法,實屬愚不可及。
正如同歷史上,吐蕃一直都是大唐的死敵,直到唐朝滅亡,吐蕃方才逐漸消亡,在這其中,跟隨文成公主前去吐蕃的工匠們,究竟發揮了什麼作用,寧策用腳都能猜得出來。
原本愚昧落後,但野蠻嗜殺的吐蕃人,得到來自大唐的工匠,得到先進技術,製造先進鎧甲和兵器,所以才能跟唐朝分庭抗禮。
得到宋徽宗的允許后,寧策謝恩。
這事就算定下來了。
寧策問王黼,「敢問王相爺,十萬套軍服採購價是多少?」
王黼說道:「一套軍服一貫錢,共計十萬貫。」
朱勔在一旁陰惻惻地問道:「剛才東平伯曾言,價格會比周坤的出價低?」
寧策略一沉吟,心中暗自計算,
一匹布能做一套衣服,一匹布的市價是六百文,加上裁剪制衣的人工費,大概一百文,總共下來七百文,周坤出價一貫錢一套軍服,利潤空間並不小。
於是寧策說道:「下官願以九千貫錢的價格,提供這一萬套軍服。」
聽聞能省下一千貫,宋徽宗很欣慰,「不錯,寧策為朕分憂,朕很高興。」
第一次北伐失敗,宋軍損失了很多錢糧,所以宋徽宗對於一千貫這樣的,以前看不上的小錢,現在也比較在意了。
談完軍服后,宋徽宗臉色一肅,
「寧策!」
「臣在。」
「你攻破燕京城有功,雖然未能守住,但朕一向有功必賞,這次便升你一級,由東平伯晉陞為東平侯。」
寧策大喜,急忙謝恩。
原本按王黼,梁師成等人商議的結果,寧策雖然破燕京有功,但擅自行動,影響大局,只能算他功過相抵。
但由於二次北伐在即,朝廷不能給人刻薄寡恩,有功不賞的印象,否則作戰時,誰還肯奮勇向前?
於是官家便改了主意,
借著二次北伐的光,寧策成功地由伯爵,晉陞為侯爺。
宋徽宗又說道:「這十萬套軍服,是為二次北伐的將士們準備的,一個月內,一定要做好。」
「此次北伐,以童貫為主帥,劉延慶為都統,寧策你率領本部兵馬,駐守東平府,隨時準備聽命北上。」
寧策答應下來,
心裡有些不快,
上次雖然自己負責輜重,但好歹也跟著上戰場了,
這一次成了預備隊,等候調遣,
還不如上一次。
宋徽宗揮了揮手,示意寧策可以告退了。
寧策說道:「臣打算這就去將作監挑人,準備製作軍服。」
宋徽宗滿意地點了點頭,回顧左右,便吩咐梁師成,「你派個人,跟東平侯去一趟將作監。」
寧策走後,朱勔眼珠轉了轉,找了個借口,當即也匆匆離去。
片刻功夫后,寧策來到將作監。
早有管事太監,匆匆相迎。
陪寧策前來的小太監上前,狐假虎威地說道:「咱家奉官家之命,陪同東平侯挑選工匠,為大軍製作軍服。」
管事太監急忙一臉諂笑地將兩人迎了進去。
寧策問小太監,「公公高姓大名?」
小太監受寵若驚,「侯爺叫我小玄子就可以。」
寧策微微頷首,「原來是玄公公。」
小玄子誠惶誠恐,「不敢當,不敢當。」
主管太監在一旁問:「敢問侯爺需要哪方面的匠人?」
寧策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懂金屬冶鍊的,給本侯爺來三十個。」
主管太監一怔,
心想你要做衣服,為何要懂冶鍊的工匠?
寧策解釋道:「本官需要做紡車,織機,需要用鐵。」
主管太監將信將疑,不過寧策是奉了皇命而來,他不便阻止,於是吩咐手下,將冶鍊方面的工匠,統統喊來,供寧策挑選。
花費了半天功夫,寧策挑了三十人,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心想有了這些人,攻克彈簧難題,就有希望了。
然後寧策又要懂機械的工匠,理由還是製造紡車,織機,於是過了半天功夫,又挑選了三十人。
寧策擦了擦汗,鬆了一口氣,心想搞機床,蒸汽機,製造槍炮的工匠,算是到位了。
然後寧策眼珠一轉,又開始跟管事太監,索要懂火藥的工匠。
這下管事太監不幹了,
有些不悅地問道:「敢問侯爺,這火藥,跟軍服有什麼關係?」
小玄子有心討好寧策,聽聞此言,當即上前,怒道:「侯爺辦事,自有分寸,豈容你在這裡運籌帷幄?」
寧策聽了,當即一怔,
心想運籌帷幄也不是這麼用的吧?
用指手畫腳還差不多。
管事太監很不服氣,
於是小玄子扭過頭來,對寧策說道:「此人如此頑固,還請侯爺對他循循善誘。」
寧策汗顏,
心想這位玄公公,
倒是個妙人。
於是寧策開口解釋:「這位公公,本官索要火藥工匠,跟軍服確實沒關係。」
管事太監和小玄子,皆是一怔。
寧策繼續說道:「本官是想煉丹,獻給官家,這是本官的一片孝心,還請兩位公公,為本官保密。」
兩人恍然大悟。
自古以來,人們就追求長生不老,於是煉丹應運而生,火藥就是煉丹的副產品,所以寧策尋找懂火藥的工匠,用他們去煉丹,好像也說得過去。
於是小玄子拱手抱拳,面露欽佩之色,「大人一片孝心,毀天滅地……」
寧策急忙攔住他,「公公此言差矣,不是『毀天滅地』,用『感天動地』比較好。」
小玄子頓時翹起大拇指,一臉欽佩之色,「侯爺大才,果然出口傷人。」
寧策默然,
能把出口成章說成出口傷人,寧策也是無語了。
而此刻,在一座富麗堂皇的府邸中,朱勔臉色陰沉地看著匆匆趕來的周坤。
朱勔說道:「軍服的活,被寧策搶去了,寧策立下軍令狀,一個月內,提供十萬套軍服。」
周坤先是一怔,隨即反應過來,卻是陰陰一笑。
「雖然事出意外,但他強行參與此事,卻是找死!」
「老大人放心,周某定會全力狙擊此人,讓他無法完成任務。」
「棉布市場,大半被江南商家壟斷,只要小人振臂一呼,管教寧策買不到布匹,沒有布匹,他就做不了軍服!」
朱勔皺了皺眉,「此事你有多大把握?」
周坤說道:「至少九成。」
朱勔點了點頭,「這還差不多。」
周坤說道:「幸得老大人及時透露此事,在下稍後便傳下命令,江南商家的棉布,一匹也不能往外賣,同時小人會在市場上,以高於市價一成的價格,搶購棉布,讓寧策無布可用!」
朱勔聽了,當即也是陰陰一笑,「不錯,此計可行,到了那時,寧策走投無路,只怕還要反過來求你。」
周坤臉上露出淫笑,「到時他若不把李師師送來,小人絕不見他!」
朱勔滿意地笑了笑,「老夫施展手段,幫你聯繫上王黼,現在眾人皆以為你是王黼的人,你可速速離去,不可讓人得知你我關係。」
周坤拱手抱拳,「老大人放心,小人這就告辭,去收購棉布。」
直到天色已晚,寧策方才戀戀不捨地從將作監離去,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後,一百多名工匠,寧策還有些意猶未盡。
心想若不是天黑了,將作監要下班,自己還能多挑一些人。
分別之時,寧策偷偷塞了兩錠大銀給小玄子,小玄子很感動,擔心他又說出什麼毀天滅地的成語,寧策趕緊告辭而去。
寧策回到府中,先召集工匠訓話。
「從此以後,本官會為你們辦理手續,讓你們脫離匠籍。」
工匠們驚喜交加,不少人甚至滿面流淚,給寧策跪下了。
然後寧策又說:「每人每月二兩銀子,活乾的好,還有額外獎金,希望諸位努力幹活。」
工匠們又是一陣驚喜,
薪水漲了十幾倍。
然後寧策命人把這些工匠安頓下來,寧府的結構跟軍營差不多,宿舍很多,安置這一百來人,不成問題。
然後寧策又派人把殷秀秀招來,吩咐說道:「二次北伐之事已定,本官承攬了軍服製作,要求在一個月內,做出十萬套軍服。」
殷秀秀若有所思地點頭,「難怪今日下午開始,汴京的布匹價格突然暴漲三成,現在還在上漲,
小女子心中迷惑,如今方才恍然,
看來那個周坤,是鐵了心要跟大人斗到底了。」
寧策皺眉,「這是本官的錯,本官去將作監挑選工匠,忘了將此事及時通知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