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比赛开始(1 / 1)

随着时间的流逝,化妆间里的老师们越来越少。

李毅老师登台,魏淑娟老师登台,慢慢的舞台上有了一丝拥挤。

“不要紧张!”

周佳来到了杨光的身边,

帮他整理了领带和发型,

“平常心,不求名次,但求镜头,切记切记。”

杨光失笑一声,点点头。

随后现场工作人员召唤他预备登场。

他独自走出化妆间,来到了后台的入口,

在这里他可以清楚的听到现场的欢呼声。

“接下来有请第五十位老师。”

“他来自童话镇实验中学!”

“是此次桃李杯最年轻的入选老师。”

“他今年九月刚过三十岁的生日。”

“他还是一位作家。”

“笔名瑶光,第一次出版实体书,《秦之明月》即将发售!”

“他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一位刚离异的奶爸!”

“让我们掌声欢迎杨光老师!”

主持人罗军念这段介绍词的时候,莫名的感情充沛。

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抑扬顿挫,本就是他的特点。

这段介绍词本也没有什么特点。

但在他的口中说出来,却直接砸进了很多人的耳中。

加上现场灯光的调整,进场音乐激昂响起。

当杨光登台的时候,掌声无比的热烈,甚至还有观众起身。

蔡诗妍就是其中一位。

和刚才冷着脸的样子不同,

她现在活脱脱像是遇到了自己的粉丝,

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手掌拍的通红。

“主持人好,三位评委老师们好,现场的观众朋友,大家好!”

“我是五十号杨光。”

“是童话镇实验中学的一名语文和历史老师!”

杨光稳健的站在主持人的身边开口说道。

“杨老师好!”

“在所有老师当中,杨老师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位!”

刘蔚手持话筒,看着杨光笑吟吟的说道。

“因为我单身?”

杨光眉头一挑,开口问道。

台下观众刚坐下,闻言立马起哄。

“哦?”罗军目光一亮,“现在的老师都这么直接吗?”

“我说的事实啊!”杨光笑道,

“现场五十位老师,四十九位都比我强。”

“男老师之中,唯有单身这一条,我占优。”

“哈哈哈!”

别说观众,就是评委们都乐了。

毕竟是做节目,不可能搞的很严肃。

杨光初次亮相,就和其他老师完全不一样,给人好感大增。

“那刘蔚,你是因为他单身所以才感兴趣吗?”

罗军使坏的问道。

“是,也不是!”刘蔚有些无语,继而露出笑容道,

“我对杨老师最感兴趣,是因为他有多重身份。”

“有哪些身份?”罗军问道。

“他首先是老师,偏偏不仅是语文老师,班主任,他还是历史老师。”刘蔚如数家珍,“因为对历史的热爱,写了一部历史奇幻类小说,而他笔名瑶光,曾经写的是青春和校园爱情类文章。”

“老师和作家,”罗军点头,“咱们其他老师也有这层身份。”

“事先声明,首先我看过瑶光的文章和短篇小说,可以说我是他半个书迷。”刘蔚笑道,“但这两个身份是次要的,他奶爸的身份才是我最感兴趣的。”

“所以你喜欢奶爸?”罗军立马打蛇上棍的问道。

“我是喜欢孩子,”刘蔚更正道,“我有幸去童话镇采访过杨老师,得知他有两个孩子之后,偷偷的去探望过。”

“偷偷?”罗军注意到她的用词,立马看向杨光,“杨老师知不知道这件事?刘蔚真的去探望过你的孩子们吗?”

“我不知道啊!”杨光也一脸惊讶,完全不作假。

“杨老师有一个七岁的儿子和三岁的女儿,都极为可爱。”刘蔚一脸遗憾,“可惜不能放照片,不然一定会萌的大家一脸血。”

“所以你不是对杨老师感兴趣,而是对杨老师家的两个孩子感兴趣。”罗军立马总结道,“我给个建议,你可以开始追求杨老师。这样一来,他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你们一家人永远都在一起!”

“……”刘蔚顿时脸色通红,一副娇羞的模样。

化妆师。

周佳一脸兴奋的看着这一幕。

她完全没想到,刘蔚竟然这么棒,完完全全的给杨光助攻啊!

其他的不说,单单是她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节目效果满满。

这固然是个正经的比赛类节目,两位主持人的风格也偏严肃。

但正因为和过去的不一样,才会产生差异化效果。

更别提,刘蔚还直接提了杨光的书名。

和周佳的高兴与兴奋相比,台下的蔡诗妍就有些恼怒了。

她抱着手,双目冷眼瞪着台上的刘蔚。

完全无法接受女主持人的做作,完全让她感到恶心。

在她看来,刘蔚就一黄脸婆,有什么资格追杨光?

更别提,这是在录制节目,她还是主持人。

能要点脸不?能有点专业素养不?

她气呼呼的,暗中握紧了拳头。

还好台上的罗军掌控节奏,要不然她真怕自己会控制不住。

台上,

罗军已经得到了总导演的指示。

他面色不变,维持笑容,话筒放在杨光的嘴边。

“怎么样,杨老师?考虑一下我们家刘蔚?”

“对不起,我好像来错地方了!”杨光双目茫然,“难道这里不是桃李杯书法大赛的录制现场,而是桃花运抽签大赛?”

桃花运?

抽签大赛?

这一下别说台下的观众,就是罗军和刘蔚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你没走错地方,只能说杨老师的魅力太大!”罗军笑道。

“这可不是我说的,”刘蔚立马说道,“我只是喜欢孩子!”

“解释就是掩饰,”罗军摇头,“所以你还是别开口了。”

“我……”刘蔚顿时一脸委屈,说不出话来。

台下观众又是一阵大笑和起哄。

就这现场气氛,和之前所有老师登台完全不同。

导播室里的姚总导演乐的找不到北,让镜头对准杨光和刘蔚。

一阵打趣之后,终于回归正题。

介于刘蔚满脸羞红,状态低迷,罗军很自然的主持起来。

他首先询问了杨光,关于笔名瑶光的事情。

重点在杨光的作品,以及风格变化上面。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有台本的,杨光只要照着回答就好。

终究是书法比赛,所以罗军问了几个问题就作罢。

等杨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的时候,感受到了不少凌厉的目光。

没办法,其他老师们登场,一般都是四十多秒到一分钟。

杨光这一次登场,直接用时超五分钟,都快接近十分钟了。

这种差别,是个老师都难以接受,心里能平衡才怪呢!

杨光并不在意其他人的目光,他站好之后,迅速的调整了心态。

他是来比赛的,可不是相亲的。

显然节目组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直接中场休息了。

因为录制节目的时间会很长,所以中间会休息好几次。

一是给时间观众们和老师们去排队上厕所。

二是机位要调整,登场和之后的拍摄角度是不一样的。

三是平复现场气氛,让大家打起精神来。

四就是做好接下来录制的准备了。

只休息了十五分钟的时间,姚总导演一直在三位评委身边。

老师们站在舞台上不能随意走动,需要工作人员带着离场。

一切都有条不紊。

很快,第二场录制继续。

这一次的气氛就不一样,因为进入正式比赛环节了。

刘蔚和罗军开始以桃李杯的举办目标和宗旨为引,阐述此次桃李杯电视放送的必要,并且宣读了此次初赛和决赛的规则。

像这种大型的室内节目的正式阶段,时间卡的非常严。

罗军和刘蔚,你一句我一句,相互之间把话题抛出来。

需要在特定的时间节点,掌握整场的节奏。

好在罗军经验丰富,刘蔚也很有天赋,两人配合的非常好。

进入抽签环节,三位评委相互谦让。

最终,巩季梵大师抽了题材,抽出的是七言绝句。

而宋淑贞教授抽的是书体,在众多的书体之中,抽出了楷体。

潘跃川教授则抽了众人所需用的毛笔尺寸大小。

在这里,罗军特意说了一段关于毛笔的介绍。

“毛笔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尺寸大小来分:最大的叫楂笔,笔杆比碗口还粗,重几十斤;其次是提斗、条幅;再次是大楷、中楷也叫寸楷、小楷。”

“最小的则是圭笔。”

“还可以按照笔锋的长短来分:有长锋、中锋、短锋。”

“按照笔毛的种类可分:软毫、硬毫、兼毫等。”

“按照来源可分:胎毛笔、狼毛笔、紫毫笔等。”

“可以说各有特点,各有优劣,适合各种书写绘画。”

“而我们的潘教授抽到的则是狼毫笔。”

“大家听名字,可别以为这笔用的是狼的毛所作。”

“其实笔头用的是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

“毕竟黄鼠狼也叫狼!”

一番还算专业的讲解,让几位评委老师微微点头。

这主持人没请错,至少还了解毛笔,起码做了功课。

台下的观众们也很给面子的鼓掌。

老实说,普通人哪里知道毛笔的差别。

狼毫笔是听说过,听说还很贵,谁想用的是黄鼠狼的尾毛呢!

在罗军讲解完毕之后,五十位身穿旗袍的女人送上了文房四宝。

纸是上好的宣纸,墨也已经调制好,安静的躺在砚台里。

笔架上有三种不同型号的狼毫笔,笔锋也不一样。

第一场比试即将开始。

五十位老师需要用选好的笔,书写楷体字。

内容则是任何一首七言绝句。

不是所有老师都写一首,大家可以自由选择。

这可比写一首要好的多,看来节目组也没那么死板。

“刘蔚,说说七言绝句!”罗军在第一场开始之后笑道。

“七言绝句,简单说就是七字四句。”刘蔚说道,“属于传统诗歌的体裁,听起来很简单,但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甚至可以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它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有李白的……”

整个演播大厅非常的安静,舒缓古典的音乐响起,蔡诗妍坐在位子上,听着刘蔚的讲述,暗自撇了撇嘴。

虽说不可能没有老师写不出七言绝句,但刘蔚举出的例子,绝对有报答案的嫌疑,只不过大家都不会往这边想就是了。

蔡诗妍却不然,在她看来,这节目处处透着一股不正经。

要娱乐没娱乐,要严肃没严肃,还当着大家的面说出了答案,这和开卷考试有什么区别?就差没把七言绝句念出来了!

再说了,谁还不知道七言绝句啊?小学生都知道!

有必要故作博学的说出这么一番废话吗?

蔡诗妍抱着手,双目厌恶的看着刘蔚,而后转移目光,对刘蔚的话充耳不闻,就看着杨光发呆。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