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有礼 第41节(1 / 1)

苏迢迢被问这么一问,一时语塞,发现自己面对这场质询已经接不下去,她前面认了太多东西。

最后只能轻叹一声:

她是典型的辩手思维,说出的话已经跨了好几层逻辑推导,直接得出对面想要的结论。

只是发完这句,她忍不住追问:

马佳和颂闻言,弯起唇角,回答:

苏迢迢看到最后,轻轻垂下眼睫,即使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她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那种喜悦,很难不让人感到羡慕。

羡慕到会让她不自觉地去想象,如果真的进入了一段亲密关系,她是不是也能够收获积极的情绪价值,也能够感到快乐。

等再回过神时,马佳和颂已经发来一小段总结:

苏迢迢托着脑袋想了想,最后问她:

马佳和颂虽然能感觉到苏迢迢是个较真的人,但在看到这个问题之后,还是忍不住咋舌,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开口:

使命感强到想把自己完全献身于公共领域,连私人情感都要拿公领域的贡献权衡利弊。

苏迢迢闻言,也毫不避讳,回答:

马佳和颂看到最后,不禁感慨她的魄力,良久后回答:

【只是当我们在打碎刻板印象、撕破对女性的束缚的时候,我们要思考“冲破束缚”这句话本身会不会成为另一重束缚。当你觉得处处受限、似乎被某种意识形态框死的时候,就应该警惕起来,这种时候不妨抛开性别视点,单纯用一个人的需求去思考。

苏迢迢听到最后,重重咬着下唇,发现自己完全被马佳和颂看了个透。

她确实会经常性地感到不快乐和负罪感,尤其在看到一些惨绝人寰的新闻、又或者是在她看来匪夷所思的判决书的时候。她会痛恨自己的羸弱、无能为力,为正在不断发生的一桩桩一件件惨案、以及女性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对待感到痛苦。

她会经常性地对女性的前途感到绝望,对未来感到绝望,经常性地产生“赶紧毁灭吧父权制社会不配再继续留存下去”这样的想法。

这种状态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政治性抑郁,这是当下许多女性主义者共有的病症。

所以当她对着一个男性感到心动的时候,自我怀疑和负罪感就会席卷而上,逼迫她剔除这种感情,要坚定不移地朝着她所认为的“正确的”“有利于女性”的道路上走。

这种状况很痛苦,所以当马佳和颂用最温柔也最有力的话语告诉她自由和幸福是本就是属于她的权利的时候,苏迢迢的鼻尖霎时就泛起了酸。

这种感觉很奇怪,如果一定要去形容,她只觉得很感动。

在女性被一次次否认、被一次次忽视作为人的存在的时候,在女性想要用自己的力量拿回属于她们的权利、面对的道路却仍旧充满危机与陷阱的时候,她告诉她不要忘了我们是为了拿回生而为人的天然权利而走上这条路的。

大概也只有她的话能够如此有力,一下子击穿她所有的困惑,把她从另一个迷途中引领出来,告诉她真正需要信仰的东西。

苏迢迢轻轻吸了吸鼻子,抬起头来,在手机上郑重地一字一句敲下:

马佳和颂知道她是个聪明人,也知道这句话所代表着的含义,心头跟着一松。顿了顿,索性转移她的注意力,跟她聊点高兴的话题:

话一发完,又怕自己显得太轻佻,赶忙补充:

“……”苏迢迢本来被问到喜欢的人就已经够不好意思的了,谁知道她还给来了一句“我的一个朋友”,顿时窘得把头埋进枕头,脚趾在床单上纠结成一团。

但对方毕竟是马佳和颂,苏迢迢过了一会儿,还是把通红的脸从枕头上抬起来,强忍着羞耻回复:

刚一发完,就跟握着烫手山芋似的,掀开枕头把手机丢下去,把它死死镇压在下面。

对面收到这话也惊了,下意识一连串地提问:

手机在枕头下一遍遍震动,苏迢迢只好重新把它掘出来,看了一眼消息后,咬着唇回答:

第55章 .迢迢有礼 crush

马佳和颂看到这句, 没忍住“噗嗤”了声,很想当场点开陆礼的微信拿这话调侃他一番。

但下一秒就看她已经反应了过来,问她:

这话呛得她咳嗽, 又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比较好, 思考两秒后,开口把锅都往某人身上推:

马佳和颂说什么苏迢迢就信什么, 闻言第一时间回复:

马佳和颂顺势转移话题:

苏迢迢被她这么直接地挑明,从鼻尖冒出一串羞耻的哀叹,侧身滚进被窝。

尤其是……她现在跟陆礼八字都还没一撇,现在就讨论他们在一起合不合适这种话,也显得太……太急不可耐了吧。

但她在聊天里和聊天外完全是两张面孔,马佳和颂仅仅通过她的文字, 还以为她非常冷静, 根本想象不到她现在已经害羞到满床找被窝, 这会儿正在认真跟她解释原因:

苏迢迢正把头枕在被子上, 非常拧巴地远远瞄手机上的消息, 期待着她的下文。

谁知道这个问题发出来后,对面良久没有动静,这才按捺不住好奇地追问:

马佳和颂回复:

【除此之外,他当时还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是针对我对他提问的这个行为本身而言的。就是当女性讨论女性主义的时候,要尽量避免把注意力分散到男性身上,因为男性在这场运动中是无足轻重的。

苏迢迢看到最后,已经默默收回手臂,把手机放在离自己心口很近的地方,不自觉弯起嘴角。

一方面是因为马佳和颂足够认可他,他在她口中听起来很优秀;一方面是因为……当她仔细回想他们从认识到现在的所有经历后,发现他在她面前同样做到了这几点。

倾听、包容、共情,以及适当的沉默。

最后没忍住带了几分骄傲地、在手机上回复:

马佳和颂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句评价背后所蕴藏的心情,跟着笑起来:

苏迢迢被这么一提醒,想起自己前段时间刚刚看完的几本译著,由衷感叹了声:

聊天进行到这儿,苏迢迢显然重新找到了方向,马佳和颂作为过来人,最后提醒她:

【所以如果你真的做好了决定,想要进入一段关系的话,我觉得有两点是很重要的,一是明确需求,二是划定边界,一定一定要在进入关系之前,把这两点考虑清楚。

她讲了很多,几乎把她短短一个月恋爱所得出的全部经验教训都传授给她了。苏迢迢看着她发来的文字,只能默默跟着点头,一边感叹马佳和颂不愧是她高中时期就开始喜欢的偶像,甚至可以说是精神导师,可以做到每句话都让她豁然开朗。

最后长舒了一口气,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表达她的感谢,只能用非常贫瘠的语言回复: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