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春闱(1 / 1)

小简兮望着景阳,下意识找凌婉柔,水润的大眼睛瞅着景阳,似乎脸上还露出疑惑。

“兮兮,这是爹爹,叫爹爹。”

景阳去年离开汴京之时,女儿会喊人,但是那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崩。

“爹爹......”

“娘子,为夫先去沐浴更衣。”

凌婉柔立即吩咐丫环去准备热水,还有膳食。

她没有立即问,景阳这几月去哪里了。

凌婉柔在景阳沐浴更衣之后,用膳之时,才问起景阳这几月去哪儿了。

“夫君,这几月你出远门了?”

景阳看着自家娘子挺着的肚子,当初娘子怀兮兮之时,他一直在身边照顾,如今娘子都要生了,他才急急回京。

“师父传信给我,让我去采摘药材,百年难得的药材,为夫太过着急,出门之时未免娘子担忧,未跟娘子说清楚。”

“那需要这么久吗?”

景阳唇角微微勾起,脸上露出一个温润的笑容,“好药材难得,幸运的是,为夫采摘到,这就错过了未曾陪着你们母女俩过年。”

凌婉柔成亲几年,对景阳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他医术不错,但是从未想过进宫做御医,开药铺坐诊也是因为过日子。

“采摘到了就好,三哥今年以未曾陪着三嫂过新年。”

景阳垂下眼帘,能说,他们在一起过年的吗?

直到把亲大舅哥的毒排干净了, 才立即回京。

此事为何撒谎,还是怕娘子担忧,娘子生产之日越来越近了。

“三哥不是文官吗?这是巡视去了?”

凌婉柔摇头,“我也不是很清楚。”

“三嫂要生之前,三舅哥定然会回京的。”

他离开边关之时,三舅哥想要尽快结束与邝国的战争,还不是担忧云泽的生产。

“今年十七可回宫?”

凌婉柔知道夫君口中的十七是谁?

是十七王爷闲王。

“王爷今年未曾回京。”

景阳蹙起眉头,十七定然是知道云泽生产之日,怕是等到那时回京。

多久没有十七的消息了?

他回京之后,这几月都不能离开汴京。

“夫君,过几日就是春闱了。”

“等一下去看看长安。”

景阳用过膳食之后,就去拜见家里的长辈了。

“长安,今年春闱可有把握?”

去年的举人排名在末。

季长安沉默了一下,“二哥,不管有没有把握,我都理当去试试。”

景阳上前拍了一下季长安的肩膀,“只要努力就行,爹娘不会怪罪你的。”

季尚书是兵部尚书,是武将,家里这一辈除了季长安,还有一位就是季家二房出了一位秀才,其他男儿,都不是念书的好苗子。

“我知道。”

凌家。

“小姐,还有几日春闱,汴京更是热闹了,还有好些学子去云上居对对联。”

祁国的学子们都知道,新帝才登基两年,正是培养人才之时,所以很多学子早早来到汴京参加春闱的考试准备。

“可有人对上?”

巧芸摇头,“目前还未有。”

叶菲凡不意外。

“小姐,季姑爷来了。”

季姑爷?

景阳回京了?

“去看看。”叶菲凡清楚知道,景阳去哪儿了,如今他回京了,边关之时,怕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那边的情况。

“小姐,慢一点。”

灵芝和巧芸瞧见叶菲凡这迫不及待的样子,立即跟上。

当景阳瞧见叶菲凡之时,眼神一顿,如今的她全身散发着母性的光辉,不在是曾经那个温文尔雅的公子哥了,变化很大。

“三嫂......”

“季二公子......”

景阳讪讪一笑,“三嫂太见外了,叫我的名字就好。”

他知道云泽会问什么。

娘子带着兮兮去见岳母了。

“哪景阳可否陪着我走走.......”

以他对云泽的了解,云泽这样子看起来像生气了。

她生气不会在脸上表露出来。

“当然可以,我先给三嫂请一个平安脉。”

景阳给叶菲凡把脉,“继续保持。”

叶菲凡视线落在一旁巧芸身上,对着她轻点了一下头,巧芸径自走到凉亭外等着。

“边关情况如何?” 叶菲凡直接开门见山的问着,没有绕圈子。

景阳环视四周一眼,压低声音说,“三舅哥应该很快就回京了。”

你一句简单说他很快就回京了,就能总结了?

“说清楚。”

景阳端起茶杯轻啜起来,目光不与叶菲凡对视。

“他是否受伤?”

景阳对于叶菲凡这么理智的询问,想要忽悠,可对上哪清目的眸子最后还是妥协了,“受了一点小伤,不过无大碍,等三舅哥回来,你可以为他检查。”

“多谢。”

景阳觉得眼前之人太过客气了,虽然如今她一身女装,可他们还是朋友的。

“你太过见外了。”

得知凌天辰的一些情况之后,叶菲凡也没有扣下景阳,与之一起去用午膳。

凌婉柔有一些奇怪两人一前一后的出现,但是也没有多想,三哥虽然如今不在家,可三嫂和三哥的情意很深。

春闱开始。

朝堂上文武百官更忙了。

怕出现漏题,考试的试卷在皇上手中。

薛容堒忙的脚不沾地,甚至亲自来监考。

还有几位内阁的大学士。

御书房。

“皇上,急报......”

皇上听到急报两个字,立即让人呈上来, 打开一看,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

“春闱那么情况如何?”

穆公公见皇上脸上露出笑意,看来急报是好事,“几位大人们守着那边。”

今年的春闱比较严谨,怕发生了作弊现象出现。

“明日就能交卷。”

皇上的心情更好,去皇后的宫里探望了一儿一女。

春闱期间,有被抬出来的考生。

贡院门口,士兵守着,考生的家人在门外安静的等待着,怕吵着里面的考生,但是瞧见被抬出来的考生,有的都迎了上来。

三日已过。

陆陆续续有考生出来,个个考生面色苍白和憔悴, 守在贡院门口瞧见自家公子、少爷,夫君、儿子都一一迎了上来,迎接。

“三公子......”

“大少爷......”

出了贡院的考生,又饿有困的。

考生离开贡院,但是监考的大人们,可没有停止,而是阅卷,批阅。

“大少爷,我们先回去,您沐浴更衣用膳之后,好好歇息,小的去守着外面发榜。”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