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1 / 1)
“说是家中愿意,但是谁没听说过抱怨?!”老秀才道,“只不过最终都忍下去了而已,到底是县令,是一方父母官,谁又能和他对着干?”
“和他对着干?是县令让人不再继续读书考取功名的吗?”五阿哥感觉不太像啊,他实在不太相信,怎么会有人讲书的时候,直接指着一部分人别读书了,最多算是影响吧?
“若不是他,难不成还有别人?”老秀才当即道,“有些事情都是明摆着的了,还需要什么证据?!”
闻言,五阿哥懂了,“那就是没有证据。”
此话一出,老秀才顿时大怒,“事情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还需要什么证据?!”
“而且就算是那几个学子,虽然愚笨了些,但是放弃了可就半点机会都没了,即便是现在愿意,但是日后谁知道愿意不愿意?!”
“到时候再后悔,可就已经晚了!”老秀才一脸的恨铁不成钢。
七阿哥看着老秀才这般,不由得道,“就算是日后后悔,那也是他们的事吧?与你又有何干?”
“我作为过来人,我怎么会不知道这些事情?!”老秀才顿时反驳道,“这不是肉眼可见的吗?苦一点有什么的?!只要能够考得一个功名,那一切可就都不一样了!甚至子孙乡里都会被蒙阴!”
“若是耗费了银钱,却终其一生考不上呢?”四阿哥道。
“未到一生,如何能见?万一有机会呢?而且真说是考不上他们自然会退缩,自己找营生。”老秀才反驳道,“至少那是他们自己选的。”
四阿哥看向老秀才,“现在不算?”
“怎么能算呢!”
“他们还年轻,不过是一十多岁,最大的也不过三十来岁,怎么能够行这种决定?”
“那多大算大呢?”胤祉道,“若非情况在哪里,怎会退呢?”
老秀才脸色涨红,“可是他身为县令,本就不该如此!”
“他应为朝廷把好第一道关!”
康熙仍旧端坐在那边,面上倒是看不出什么心思。
太子听着这些感觉这人放在这里面都屈才了。
应该直接放到国子监里面去,或者在一方当督学。
就这教育水平,的确算得很是不错了。
虽然苗子厉害是一回事,但是这县令说是名师也莫过于如此了。
但是真说是要把这件事实施……
太子也不由得有些怀疑,毕竟就这个时间……实在有些耽搁人了,因材施教很好,但是若是路走歪了,那真就是拽不回来了,尤其是国子监和科举几乎都是为了做官准备的,若是来这么一个……
嗯……
就挺特别的。
不过真说是做到这个地步,或许能够证明能力不错?
八阿哥不由得想了一下,就这位……
感觉要是放在朝堂上搞党争,这位绝对能够成为中流砥柱。
再看看那边脸色涨红的老秀才,八阿哥到底生了几分同情道,“各人有各人的心思,老先生也不必想得那么多。”
老秀才目光直看向八阿哥,既是感慨又是感谢还带着些哀伤,怎的是一件复杂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