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280节(1 / 1)

白衍有些疑惑的看着三人。

虽说白衍知道这三人的士族,应当没多大的地位与能力,只能算个小地头蛇,但眼下白衍还是十分客气有礼的询问三人。

那种眼高手低,高人一等的事情,在白衍这里,可不会发生。

“徐君子,可否借一步说话?”

蔡遂,想了想,看向白衍,轻声询问道。

显然这三人之中,一身绸衣的蔡遂,是三人之首。

“请!”

白衍对着三人拱手,随后侧身示意随他上二楼。

徐氏商铺的二楼。

因为是新店,故而房间内,并没有什么精致昂贵的物品,一个茶壶,一张桌子,三块坐席,这便是全部。

蔡遂、伍成三人见状,自然不会以为白衍没钱,因为只要不眼瞎,就能清楚的看到白衍腰间挂着的玉佩,单是那块玉佩,看起就价值不菲。

更别说,身后那三个孩童。

如今在赵国买幼童带在身边,要么心地善良,品性上佳,要么就是根本不差钱,不在意有没有侍女充门面。

“请!”

白衍来到木桌前,示意三人入座。

白衍把方才撰写的竹简缓缓收起来,交给身后三个孩童中,年纪较为大一些的女童。

“晏,捡去木箱内!”

这女童白衍给她取名为晏。

取自外祖母喜欢的屈原,离骚之中的‘及年岁之未晏兮’一字。

言笑晏晏,寓意白衍期望这女童日后能说说笑笑,和柔温顺。

“三位,子霄方到邯郸两日,物陋至极,还望见谅!”

晏离去后,白衍看着梁缙三人跪坐下来后,笑着拱手道。

“怎有此言,当时吾等冒昧打扰,还望君子切莫见怪!”

蔡遂拱手笑道。

梁缙与伍成,也在一旁附和的笑起来。

“不知今日三位前来?”

白衍放下手,坐直身体,轻声询问,目光坦荡的直视三人。

既然要做一个人脉、能力、背景都很高深的士族子弟,白衍就绝不能畏畏缩缩,大方直爽才能让人叹服。

房间内。

听到白衍的话。

蔡遂与梁缙互相对视一眼,随后看向白衍。

“如今赵国连年干旱,土地欠收,眼下又逢战,不知徐君子前来邯郸,开这商铺,是准备贩卖何物?”

蔡遂小声询问道。

白衍看着蔡遂,摇了摇头。

“子霄开着店铺,不过是谋图一些蝇头小利,不足为道。”

白衍说话间,带着丝许笑意。

蔡遂听着白衍的轻言婉拒,眉头微皱。

梁缙与伍成,也全都看向年纪轻轻的白衍,他们很早就得到消息,说是有人准备来赵国卖粮。

经过多方打听,花费大量的时间,他们方才在颍川郡得到一个稍微准确的消息。

那便是卖粮之人,是邯郸城新开的徐氏商铺。

前几日这件店铺一直关门,直到这两日方才打开,然而昨日那些士族却又传言,徐氏商铺根本不卖粮。

这就让他们很奇怪,故而今日有些不甘心,方才过来询问一番。

“吾等此前听闻,子霄可是前来卖粮?”

梁缙在得到伍成的眼色后,开口询问道。

白衍听到梁缙的话,再次笑起来,连连摇头。

“子霄不知诸位何处得来消息,然此话甚为荒谬,如今赵国正是由于灾荒,秦国方才出兵伐赵,子霄若是来赵国卖粮,岂不是与秦国为敌!”

白衍说完,自嘲一般叹息:“子霄不过一介平民,一无官职权势,二无人脉势力,不敢与秦为敌!”

伴随白衍的话音落下。

梁缙与蔡遂眉头紧皱,正当灰心叹息之余,伍成突然一脸欣喜。

“无妨,那今日便不打扰徐君子,不知徐君子这两日可有空闲?伍成在红阁楼设宴,等徐君子前去小酌一杯!”

伍成对着白衍拱手问道,眼中有些激动。

这副模样让梁缙与蔡遂满是疑惑,如今邯郸城内酒楼遍地,但其中红阁楼是为数不多盛有美名的地方。

在哪里喝酒设宴可要花费许多!

伍成若是想私交,未免也太阔气了些,如今那个酒楼不是女子如云,完全不必去红阁楼。

“一番美意,子霄自当赴约!”

白衍看向伍成,拱手笑道。

看着伍成起身,梁缙与蔡遂也只能起身,与白衍道别。

徐氏商铺门外。

白衍把梁缙三人送出大门,再次拱手道别后,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

“鱼终于来了!”

白衍笑着说道。

卖粮的消息是他让吕奇在颍川,故意透露给一些‘有心’的士族。

他说不卖粮的话,也是一个小技巧,寻常士族过来询问,听到他的话,便会信以为真,无奈离开。

然而一些背后有大人物的士族过来询问,立场不同,能听到更深一层的意思。

这是一个简单的筛选。

只有过了这个筛选,后面才能更深一层的接触。

否则在这极度缺粮的赵国,若是直接卖粮,再多粮草都不够卖的。

就像大鱼都还没来,粮草都已经被小鱼吃完。

另一边。

“原来如此!”

“嘶~!”

马车上,梁缙、蔡遂听到伍成的话,这才明白过来,一脸感叹。

“而且吾已笃定,那徐子霄,乃是齐人!”

伍成这时候继续笑着说道:“方才徐子霄虽收起竹简,然吾仍齐人,一眼就识出上面整齐的齐字,那方才使用过的墨水,绝非作假。”

“齐人!好,如此吾等快回去告知其他人,一起出资购粮!”

梁缙、蔡遂点头说道。

若那徐子霄是齐人,他们自然放心,而且齐人富庶,说不定那徐子霄能拿出不少粮食。

想到这里。

回想经过,论细心,比起伍成,他们当真自愧不如,唯有满心叹服!

第二百四十章:公子嘉的不喜,吴芸的错愕。

邯郸城内一个巨大的府邸内,五月酷暑让府邸内的水池干枯大半,露出一块块石头。

长廊内。

十多名男女老幼,三两结伴互相议论。

“今年酷暑之地,并非只有赵国,我们韩国也颇受影响,八百石的粮食,已经是我族之内,能拿出最多之数。”

“魏国境内虽然没有干旱,但粮食!哎,一时间,却也拿不出多少!”

“是啊是啊!”

略微嘈杂的议论声中,不管老少,皆是皱眉叹息。

粮食,如今这个他们绕不开的话题。

他们这些人都是反秦之人,如今千里迢迢来到这赵国相聚,其目的就是为了帮助赵国,抵抗秦国。

奈何眼下赵国最缺的,不是钱财,而是粮食。

若是钱财,他们这些人之中,谁不能掏出几十金,但粮食,存在家中易遭鼠窃,谁会积蓄那么多粮食。

谁都担心一个不好,碰上群鼠来食,到时候轻者损失数金,重则血本无归。

“公子来了!”

突然间,谈论的众人突然看到,远处一名三十岁的男子,身着绸衣,带着玉佩,在众多的侍女跟随下,缓缓走来。

见到那名男子。

众人纷纷转身,面朝那名男子,抬起双手。

“公子!”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