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1 / 1)

呃……这侍卫正是练武之人。

她也算是挣扎过了。

几分钟后,侍卫走在了她的身后。

东郊北苑。

跟上次的场景一致,池塘,廊桥,白纱和一位闲得发慌的公子哥。

李公子先开口:“今日给我讲什么故事?”

“我明日很忙,最多给你讲半个时辰。”

“你心情不好?”

她估摸着周围的人没一个能干得过那侍卫,不然,她就不用来这里费口水给人白讲故事了。

瞥廊桥一端那侍卫一眼,“唉”一声,续道:“也不是叫心情不好,烦心事总是有一些的,习惯了,比不得你们这些大闲人。”

她故意这样说话。

他最好是生气,气得不想理她,更不想听故事。

上次跟他说话,其间,她提到他是闲人,虽然没有明确表现,可她能感觉到,就是感觉,他对这种“闲人”的称呼并不喜欢。

对方没说话。

沉默了几秒钟。

她直接掀开帘子:“你遮着做什么,又不是没见过你,既然你心情不好,那我先走一步?”

里面的李公子反倒是露出淡淡的笑容:“我心情不好,需要听故事,你今日同我说什么故事?”

她在他对面的坐垫上坐下,单手托腮看着他:“有句话叫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第409章 菊花台

“有句话叫作,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给你讲故事,故事就你一个人听了,听了就是听了,一下子就抛之脑后,不如……”她朝他眨眨眼:“不如,让大家都知道你知道的故事,到时候,你大可和你的朋友一起讨论,聊一聊故事里的人物,发挥一下联想,故事的后面会发生什么其他的故事,这样不是更有意思吗?”

“那是让我等你们卖书?”

她立即说道:“不是。”

他半眯着眼,同样是单手托腮的姿势:“那是?”

“你帮咱们一个忙,怎么样,成立书局。”

“咱们?”

“你想听故事,我用嘴说,嘴皮子一张一合,多是口水话,哪里能跟书面用语一样,语言文字之深奥,之精妙,口头用语跟书面用语自然是不同的,而且,你看书的时候,可以慢慢的思考,我说得那么快,不过是过了一遍剧情,其中的一些东西,还需要去反反复复的细细品味。”

“你大可加快卖你的线装本。”

“我暂时没空啊。”

“让那些孩子卖书,跟书局卖书,你可知这其中的不同?”

“主要的区别,书局卖书需要缴税,是吧?”

“实需赋税。我不知道你们是如何印刷的,不过,印刷费钱,再加上税钱……你确定要成立书局?”

重点不在于交税。

重点在于凭借她的关系,目前为止,她很难在长安成立个书局。

如果这位李公子可以?

她只是说上一说,但实际也有考量,说是姓李,从他的言谈举止,穿衣用料,以及那侍卫,他确实是有可能是皇家的人,他要真是皇室,成立个书局就不算难事,不管怎么说,都比她去办要简单很多。

她望着他,学张泽易的模样,眨巴眨巴眼:“怎么样,能行吗?”

“我能得到什么好处?”

“你能第一个收到线装本,整个大堂,那就是第一个读到新故事的那个啊!哇哦,多有意思,到时候这可就不是几个钱的事情,别人还在猜测故事走向,你已经知晓整个故事,一切,了然于胸,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她把手伸到他面前,单手,做了个转动的手势:“这是你独特的优越感啊!”

“你……”李公子盯着她看了一阵,面无表情,像是透过她的脸,在猜测她脑子里都真实想法。

她尴尬的收回手:“什么?”

“你像个骗子。”

“我骗你什么了?”

李公子换了一只手,胳膊肘支撑到桌面:“你给我讲一个别人都没听过的故事,今后,也不许讲给其他人听,要是我开心了,我就考虑给你办个书局。”

“你确定能办下来?”

“你要先确定给我讲个什么有趣的故事。”

她抬手就掐指数着:“我这儿有《桃花扇》、《长生殿》、《牡丹亭》,也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像《梁祝》啊,《白蛇传》啊……嗯,《红楼梦》也成,就是太复杂了,要不,我给你讲个《杜拉拉升职记》?你喜欢什么类型的,我也可以讲《蓝猫淘气三千问》……”

凉亭里烧着炉子。

倒是不冷,一个劲儿口渴了,后面去茅房上厕所,出来的时候拐进个房间,她就坐着睡着了。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

仿佛是自己梦游了一晚。

一路往外走,直到门口,没看见一个人。

前面路过凉亭,里面空荡荡,当真是连那挡风遮阳的白纱,不翼而飞,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

看了眼天色,她赶紧往平康坊去。

大东家没来。

要不要按时开张?

几人是面面相觑,最后,董吴决定正常开张,根据定好的吉时,放了炮仗,揭了红绸,露出牌匾的真面目——菊花台。

董吴作为大管事,代东家说了几句,邀请周围邻里前来吃茶。

书页/目录